很多人讀佛經根本沒抓重點.
比如楞嚴經卷五,卷六,有文殊菩薩代世尊評定,二十五位阿羅漢,跟大菩薩的修持方法,已評定戒律非究竟的修持方法,其中有一段
持犯但束身  非身無所束
 元非遍一切  云何獲圓通
這裡表示,戒律無法偏及一切處所,怎麼能得到圓通呢?

後來有講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,為諸法門第一.
這裡就很難懂,為何講耳根圓通,楞嚴經反而要推薦楞嚴咒?
這是因不管是文殊師利菩薩,觀世音菩薩,累世都是修持神咒,也就是陀羅尼而成就的.
文章標籤

cannonm818v0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日本漫畫作品《七龍珠》(ドラゴンボール,Dragon Ball) 風行全球,翻譯成 20 多種語言的單行本,已銷售超過 2 億冊以上。

漫畫初期曾引用明代的《西遊記》,這也是主角「悟空」姓名的由來;不過,應該很少人知道,漫畫裡極具威力、甚至能轟走月亮的「龜派氣功」(かめはめ波,Kamehameha),其實來自夏威夷。

第一位將夏威夷各部落、群島集結起來的正是 King Kamehameha I (卡美哈梅哈一世),他除了戰功彪炳,也精於治理,透過立法確保夏威夷的社會秩序及獨立地位,而有「太平洋的拿破崙」之稱。

至於為什麼《七龍珠》會採用夏威夷國王的稱號,據說是作者太太的建議。在作者苦思這個重要招式的名稱之際,她正好看到夏威夷國王的雕像。沒想到讓 King Kamehameha 就此踏出夏威夷,成為全球共通的語言。

事實上,由於作者在夏威夷待了好一段時間,《七龍珠》裡處處可見與夏威夷相關的場景。舉例而言,「龜仙人」(かめせんにん) 總是穿著夏威夷衫,住在夏威夷風的小屋裡,而散佈太平洋的夏威夷火山島,也常出現在書頁之間。
文章標籤

cannonm818v0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對於題主的更新,我就以我的所知略加回答。
  在婆羅門教盛行與種姓制度蔓延之下,除了使社會上佔少數的婆羅門、剎帝利兩階級人士得利以外,在總人口佔絕大多數的吠舍和首陀羅兩個階級,都深受社會階層僵化之害,生活無法改善。這種情形自然引起有識之士的反對,而思加以改革,因此到了西元前五、六世紀間,印度就有各種宗教改革的運動出來,其中又以耆那教和佛教的創立最為重要。
  摩訶毗羅(Mahavira)原是恆河流域上一個小國的王子,幼年受過良好教育,三十歲出家苦修,在外雲遊十三年,對人生有獨特的看法。他反對奧義書中婆羅摩創造宇宙與世界靈魂的說法,而認為任何生物都有自己的「一個靈魂」。摩訶毗羅認為靈魂與物質相結合,而使靈魂被物慾所束縛,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刻;解脫靈魂的唯一辦法,就是遠離物質,甚至脫離自己的肉身,靈魂才獲得獨立自由。摩訶毗羅即以上述理論為基礎,認為一個人獲得靈魂自由的唯一辦法,就是過一種極端的遁世與苦修的生活。經過一段心靈與道德的嚴格訓練,而能完全否定物慾的要求,就能達到靈魂自由的最高境界。除此以外,摩訶毗羅又以一切生物都有靈魂為理由,認為一個人不僅不能殺生,而且應積極地去愛眾生。摩訶毗羅這種隱修苦行、不殺生等主張,後來獲得不少人的崇信,而其信徒們就稱他為「耆那」(Jina),原意是「生命痛苦的征服者」,這一宗教就稱為「耆那教」(Jainism)。比耆那教創立稍晚,而對後世影響更大的,還要算到佛教的建立。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p5UQ3tpqZd0

文章來自: https://tw.answers.yahoo.com/question/index?qid=20160927072624AAVSdbx

文章標籤

cannonm818v0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